不同节日的传统习俗也是不一样的,端午节作为传统节日之一,端午节有哪些传统习俗也是受到不少朋友的关注,一起来看看,端午节的民间习俗有哪些?端午节习俗详细介绍!五月是为农历月份中的第五个月,在农历五月每一天都是与众不同的,想了解更多知识吗?点击2023年农历五月专题查看吧!
划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,是古代龙图腾祭祀的节仪,乃遗俗也。
习俗——挂艾草与菖蒲
在端午节布置种种可驱邪祛病的花草,来源亦久。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端午节重要内容之一。
习俗——吃粽子
端午食粽的风俗,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,已成了中华民族影响最大、覆盖面最广的民间饮食习俗之一,而且流传到朝鲜、日本及东南亚诸国
习俗——放纸鸢
纸鸢,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纸或绢,拉着系在上面的长线,趁着风势可以放上天空,属于一种单纯利用空气动力的飞行器。在中国南方一带,端午节儿童放纸鸢称为“放殃”。
习俗——洗草药水
草药水,即是古籍记载的沐兰汤,端午日洗草药水可治皮肤病、去邪气。
习俗——拴五色丝线
端午以五色丝线系臂,曾是很流行的节俗。传到后世,即发展成如长命缕、长命锁、香包等许多种漂亮饰物,制作也日趋精致,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。
习俗——打午时水
午时水,即是在端午日午时于井里打上来的水。端午节“打午时水”是盛行于南方沿海一带的传统习俗。重午日的午时,阳上加阳,所以“午时水”有“极阳水”、“龙目水”、“正阳水”之称。
习俗——浸龙舟水
浸龙舟水是流行于华南地区的传统习俗,因为龙舟水寓意吉祥,龙舟水及龙舟滑过的水人们都认为是“大吉水”,按照传统说法浸龙舟水寓意吉祥如意、事事顺心。
习俗——佩豆娘
旧时端五节妇女的头饰,多见于江南。一些地区亦称作健人。此物一说源于古代的步摇,一说即艾人的别样形式。
习俗——贴午时符
旧时广东一些地方有贴“午时符”的习俗。
习俗——拜神祭祖
拜神祭祖是端午节重要习俗之一。“天地者,生之本也;先祖者,类之本也。”
习俗——画额
端午节时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,云可驱避毒虫。
习俗——薰苍术
薰苍术是端午节传统习俗活动之一,在民间用苍术消毒空气,即将天然的苍术捆绑在一起,燃烧后产生的薄烟,不仅会散发出清香,还可以驱赶蚊虫,令人神清气爽。
习俗——躲端午
躲端午,简称“躲午”,亦称“躲端五”,地方民俗,是旧时流传于中国北方中原的端午节习俗。
习俗——避五毒
端午在古代北方人心目中是毒日、恶日,在民间这个思想一直传了下来,所以才有种种求平安、避五毒的习俗。